说一说演义小说之中“开隋九老”的武力排名
说一说演义小说之中“开隋九老”的武力排名
开隋九老,又叫兴隋九老,指的就是大隋朝的九位开国功臣。
第一老:忠孝王,太师伍建章。
第二老:齐国公,大丞相高颎。
第三老:靠山王,大元帅杨林。
第四老:宋国公,上柱国贺若弼。
第五老:安国公,大都督鱼俱罗。
第六老:昌平王,兵部尚书邱瑞。
第七老:平南王,上柱国韩擒虎。
第八老:定国公,大将军丁彦平。
第九老:越王,大司徒杨素。
需要声明一点的是:在这“开隋九老”之中,只有高颎、贺若弼、鱼俱罗、韩擒虎、杨素这五位史有其人,其余四位都是演义小说之中的虚构人物。
要说“开隋九老”的武力排名,我觉得排名如下。
第一名:定彦平
定彦平,胯下一匹银点花斑豹,掌中一对绿沉四尖枪,枪法精绝,神鬼莫测,人称“双枪大将”。
他本是南陈将领,官拜广陵城的大帅。当初广陵城外一场大战,他与靠山王杨林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未分胜负。
后来他蒙受不白之冤,遭到了陈后主的猜忌,心灰意冷之下,辞去官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西定家寨。
杨林得知此事以后,亲自登门拜访,定彦平颇受感动,于是投了大隋。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定彦平和杨林不分胜负,为什么把定彦平排在第一名呢?
自然是有原因的。他俩虽然未分胜负,但我们通过一个参照物就能看出定彦平要比杨林略胜一筹。
这个参照物就是北平王罗艺!
罗艺曾跟杨林交过手,两人大战到一百多个回合之时,杨林一个不小心,被罗艺一枪挑掉了头上的王冠。
这一战,杨林虽然没有受伤,但毕竟也算是输给了罗艺。
但是,罗艺却赢不了定彦平。
话说靠山王杨林伐南陈之时,率三十万大军困住了南陈的最后一道屏障——马鸣关。
那马鸣关的大帅姓秦名彝字子厚,乃是北平王罗艺罗彦超的大舅哥。罗艺为了给大舅哥解围,亲率十万北平军兵发马鸣关。
杨林知道罗艺的厉害,故此派出四路大军掐断黄河,阻止罗艺南下。
哪四路大军啊?
第一路:“红袍大帅”杨义臣的人马;
第二路:“大刀无敌”韩擒虎的人马;
第三路:“铁戟先锋”贺若弼的人马;
第四路:“神刀都督”鱼俱罗的人马。
哪知道这四路大军居然拦不住罗艺。
那罗艺太勇了,凭着胯下一匹千里赛风驹,掌中一条五钩金丝盘龙枪,杀的杨、韩、贺、鱼四将抵挡不住,眼看北平军就要渡过黄河了。
杨林闻报之后,赶紧又派出了第五路大军前去增援。
第五路就是“双枪大将”定彦平的人马。
还得说定彦平厉害,凭着掌中一对双枪愣是杀的罗艺过不了黄河。最终罗艺无功而返,只得退回了北平。
这么说吧,在开隋九老之中,定彦平绝对是武力最高的一个。
第二名:杨林
杨林,字虎臣,胯下一匹独角金睛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力猛锤沉,勇猛绝伦,号称:“自幼常得胜,到老不失机;双棒无敌手,威名震华夷!”
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爵位是“铁肩靠山王”,职位是“天下都诏讨兵马大元帅”。
在有的版本里,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叔叔,隋炀帝杨广的爷爷。
咱们不管他是谁的叔叔吧,总之是皇室宗亲,大隋重臣。
隋军打天下的时候,杨林官拜三十六路行军都总管,虽然位高权重,但每次作战皆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这么说吧,只要有硬仗、恶仗,杨林总是冲在最前面。
像“智收鱼俱罗”,像“恩收杨义臣”,像“血溅马鸣关”,像“大战北平王”,等等等等,哪一次不是杨林亲力亲为?
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能一统天下,靠山王杨林功不可没。换句话说,大隋朝的万里锦绣江山,最起码得有一半是杨林打下来的。
第三名:鱼俱罗
鱼俱罗,天赋异禀,目生重瞳,胯下一匹神风古月驹,掌中一口曜日龙鳞紫金刀,刀法精奇,神勇非凡。
他本是北齐将领,大战徽州城之时,和靠山王杨林交了手。
两人一个刀法精奇,一个棒法奥妙,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难分高下。
杨林爱其神勇,就想收降于他,无奈鱼俱罗不肯归降。
最后杨林搬来了鱼俱罗的母亲,鱼俱罗在母亲的劝说下,才降了大隋。
其实单以武艺招数而言,鱼俱罗绝不在杨林之下,只是气力略逊一筹,故此排在杨林之下。
第四名:伍建章
伍建章,字德良,胯下一匹千里云霞兽,掌中一条紫金盘龙枪,是靠山王杨林的得力助手。
隋军打天下之时,三十六路行军都总管是靠山王杨林,副总管就是忠孝王伍建章。
当山洼之战中,杨林等人被困,伍建章临危受命,要闯重围搬救兵。
他凭着胯下马掌中枪,连挑敌军十八员上将,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大战徽州城之时,他也曾跟鱼俱罗交过手。两人刀枪并举,杀了个难解难分。
伍建章虽然胜不了鱼俱罗,但鱼俱罗要想赢伍建章,最起码也得一百十多个回合开外。
当然了,伍建章最令人佩服之处,并不是他的武艺,而是他的忠正。
隋炀帝杨广篡位之后,满朝文武眼见木已成舟,皆敢怒不敢言,唯有伍建章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他在朝堂之上披麻戴孝,手举哭丧棒大骂杨广。
杨广勃然大怒,将伍建章挖眼割舌,折磨致死。
第五名:韩擒虎
韩擒虎,字子通,原名韩擒豹,因十三岁那年徒手擒虎,故改名韩擒虎。
他胯下一匹乌骓驹,掌中一口犀牛望月三庭大砍刀,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勇猛绝伦,人送绰号“韩大刀”。
隋军平南陈之时,韩擒虎为左路先锋官,他凭着一口大刀第一个攻进健康城,生擒了陈后主。
韩擒虎这个人虽然外表粗野,其实心细如发。
忠孝王伍建章被害之后,其子伍云召反隋,杨广派四路大军前去围剿,统帅就是韩擒虎。
韩擒虎知道伍家父子都是好人,因此,他特意网开一面,暗中助伍云召脱困。
韩擒虎因为面貌凶恶,刚正无邪,据说死后还做了阎罗王。
第六名:贺若弼
贺若弼,字辅伯,胯下一匹金顶火焰驹,掌中一条方天画杆描金戟,一身武艺和韩擒虎在伯仲之间。
隋军平南陈之时,贺若弼为右路先锋官,所率部队不仅军纪严明,而且作战十分勇敢。
他和韩擒虎一左一右,多年来一直并驾齐驱,号称隋军之中的两口利剑。
但是,贺若弼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骄傲。
他自恃功高,盛气凌人,经常说一些得罪人的话,但是心眼儿并不坏。
第七名:邱瑞
邱瑞,字梦龙,胯下一匹日月逍遥马,掌中一条银龙望月枪,马快枪急,武艺出众。
他原本也是南陈的将领,跟马鸣关的大帅秦彝秦子厚是连襟儿。
隋军平南陈之时,他曾跟靠山王杨林大战了八十多个回合,不落下风。
诸位,那杨林可是号称“双棒无敌”,能跟他大战八十多个回合,邱瑞的武艺可见一斑。
降隋之后,邱瑞凭着胯下马掌中枪屡立战功,深受杨林的重用。
第八名:高颎
高颎,字昭玄,胯下一匹绝尘驹,掌中一条凤嘴梨花枪,不仅枪法了得,而且有勇有谋。
高颎这个人的武艺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忠心赤胆,敢于直谏。
有一次,杨坚听了独孤皇后的话,打算废掉长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
高颎听闻以后,跪在杨坚面前苦劝道:“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太子无过,岂能废之?”
后来这话传到晋王杨广耳中,杨广对高颎心生怨恨。
这也是杨广日后害死高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九名:杨素
杨素,字处道,胯下一匹登云马,掌中一口三尖两刃刀。
在这九老之中,杨素虽然比不了以上那八位,但凭着胯下马掌中刀,也有几合勇战。
当然了,杨素所仰仗的也不是武力,而是权谋。
杨广登基之时,他因拥护有功,权倾朝野,堪称隋朝第一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