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一场毫无必要的宫廷政变
“夺门之变”-一场毫无必要的宫廷政变
夺门之变是指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以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三人为主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趁病重的时机,拥戴被幽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一场政变。事件过后,明英宗成功再次上位,废朱祁钰为郕王,没多久朱祁钰就病死了,以谋逆罪处死当初力挽狂澜,铮铮铁骨的兵部尚书于谦,而对此次复辟有功的人员大加封赏。
夺门之变尘埃落定后,回过头再看,这其实是一场以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三人为首为了个人的私利和私心以明英宗的名义发动的一场政变,确切的说,明英宗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政变投机者绑架了。明英宗当时被关在南宫,朱祁钰对他看守得很严,根本没法传递消息,所以当政变者破墙而入时,明英宗还惊慌失措以为是自己的弟弟派人来杀自己。
土木堡之变后,因为大明朝在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坚决不妥协下拥立了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觉得英宗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就索性归还了英宗。朱祁钰把他安置在南宫,看守很严,为怕对外传递消息,把树木都全部砍了,英宗其实是被幽禁于此。
明代宗用尽了方法废了太子朱见深(英宗的儿子)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可是他的这个唯一的儿子没保住,上天偏偏也跟他开玩笑,无论他后面如何努力造人也没有生出一个儿子出来。不光他着急,大臣们也着急,于是朝野在立皇位继承人的意见上有不同意见:绝大部分朝臣包括于谦在内都主张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也有部分人主要是宦官主张立藩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
在当时明代宗朱祁钰无子的情况下,虽然朱祁钰内心肯定不想立朱见深,但是一则他本身就是个弱势帝王,当初大臣拥立他是在紧急情况下,皇位在法统上还是朱祁镇的,英宗回来他不仅没归还帝位又没有善待英宗,还废了自己侄子的太子位,朝野同情英宗的不在少数,如果在自己无子的情况下改立藩王不立朱见深,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二则,当时不仅舆论主流倾向立朱见深,就是大明朝实际的掌舵人于谦也是坚决主张立朱见深的;三则,朱祁钰的生母地位很低,后宫实际掌权的是他的嫡母孙太后也就是朱见深的祖母,在朱见深还在的时候,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同意不立自己孙子反而改立和自己没关系的藩王为皇位继承人。所以,就算朱祁钰无论如何不甘心,实际上在他自己无后的情况下,朱见深是唯一的太子人选,最后的皇位肯定是朱见深的。
事实上,在夺门之变的当天(正月十六),兵部尚书于谦就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只是当时已经傍晚了奏折来不及上递朝廷;并且当时朱祁钰已经病重,所以对大明的皇室来说,夺门之变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当然,对于政变投机分子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三人来说,这场夺门之变却是非常必要,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三人中石亨、徐有贞和于谦的关系都不好,太监曹吉祥是个野心家(后来者家伙还异想天开再来次政变自己当皇帝),当时朱祁钰病重随时有可能不治而亡,不管是朱见深还是藩王,正常的皇位继承对他们毫无好处,他们登基后,于谦等景泰旧臣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富贵险中求,于是几个野心家和投机分子就一拍即合,策划了这次政变。
所以后来大臣李贤就提醒明英宗说:那时幸亏是成功了,万一失败了,石亨三人死不足惜,却不知道将置陛下于何地?这是大实话,明英宗事实上是被几个投机分子当枪使了。如果失败了,明英宗就不单单是幽禁南宫这么简单了,朱祁钰以前不杀他是没办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现在有了借口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