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清一色的白衬衫,暴露出三个刺痛所有人的热点问题
官场清一色的白衬衫,暴露出三个刺痛所有人的热点问题
有人讨厌形式主义,有人喜欢形式主义,放眼望去,讨厌形式主义的人远远多于喜欢形式主义的人。
但从地位上来看,喜欢形式主义的人处于绝对碾压地位,所以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正大光明、肆意妄为、大张旗鼓。反而那些不喜欢形式主义的人,他们弱小,处境逼仄,不敢高声语,恐惊庙堂人。
曾几何时," 白衬衫 " 成了公务员的标配,几乎所有公开场合都是清一色的白衬衫。对此,有人曾调侃说,恐怕市场上一半白衬衫都卖给了公职人员。还有人调侃说,白衬衫是现代版的 " 官服 "。
记得中部某省曾传出过这样一个趣闻:全市开大会,一位中层领导穿了正装但没穿白衬衫,一把手勃然大怒居然当场训斥这位干部,并勒令他回家穿上白衬衫再来开会。一时间,该市官场 " 满城尽是白衬衫 "。
拉萨某区纪委监委曾发布通报,点名 " 会议着装方面,普遍存在着装不统一、里穿正装不脱外套等现象 ";河北某地纪委,也曾对督查中发现的 22 名公职人员未按规定着装,10 名公职人员着装不规范等进行通报;某地则通报部分公职人员穿运动服、牛仔裤和运动鞋等情况。
究竟什么是 " 正装 "?什么是 " 规定着装 "?其实并没有明确要求,所以,穿上那一身白衬衫,就能为人民服务了吗?不穿就不是为人民服务吗?
没人问过人民群众的感受,没人照顾人民群众的想法,他们就按他们想要的去做。可事实上,这样做,反而让人民群众觉得疏远。
殊不知,这清一色的白衬衫,早已暴露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 " 浮夸风 ",也就是弄虚作假泛滥。干部们将心思放在形式上,基层干部忙于应付,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祥和,背地里说不定早已破败不堪。
今天,央视网曝光了某地的形式主义问题。一位驻村干部向媒体反映,说省里 20 人的调研团到村里来调研,要安排 50 多人陪同。
说是省里来调研,实际上调研团走的路线、参观的点位,需要介绍的重点早就安排好了。村里只打扫调研团必经的道路,只粉刷沿线的房屋和院墙,安排沿线群众排练 … 整个调研变成了一场兴师动众的 " 实景演出 "。
其实这个现象不只是某个村,某个镇,某个县存在,几乎每个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声势浩荡的调研结束了,上级满意了,基层干部累垮了,说是为老百姓好,老百姓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这还不够浮夸吗?
第二个,是形式主义之风。看这清一色的白衬衫,深色裤子,着装整齐划一,目视前方,一个个表情严肃,似乎若有所思,又似乎根本什么都不懂。
哪怕是放在腰带上的双手,也要高度相似。有些因为体型原因,不适合做这个动作的,也要刻意摆出这个动作。
不知道他们工作做得是否扎实,但从这夸张的一幕,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内容不够,只能拿形式来凑,或者拿丰富多彩标准严格的形式,来掩饰内在的空洞。如果说真的有扎扎实实的成绩,谁还会在乎那可有可无的形式?
第三个,是官僚主义作风。其实官僚主义在各级干部身上都存在,层级越高这个现象就越严重。
之前我写过河南某地的一位乡干部,去乡里学校调研,从乡镇府到该学校不过区区几百米的距离。
按理说乡里这些干部平时对这个学校都很熟悉,甚至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个学校。但那次调研,这位乡干部后面跟了一大堆随行人员,多个机位跟拍,并在媒体上宣传,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亲自去学校调研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工作多努力多用心。
后来,该县教育局发函让我删文,所以这里就不放那张照片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现在我们的某些干部官僚主义思想确实严重,每逢出行必定要前拥后簇的,阵势搞得特别大,特别隆重。
雪域高原,条件恶劣,雪莲花尚能开放。生活里,土壤肥沃、气候宜人,适合万物生长,官僚主义的花朵没有理由不开得鲜艳动人。我们已经适应了花朵盛开的样子,有时候,我们自己都忍不住要变成其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