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宗爱的危害有多大,北魏差点因他亡国
《锦绣未央》:宗爱的危害有多大,北魏差点因他亡国
在电视剧《锦绣未央》大火的时候,很多人对宗爱这个角色关注的很少,相比主角和配角之间的爱恨情仇,他的存在感比较薄弱。但他是个纯坏人,拓跋余和李常茹虽然也可恨,但是他们内心里还有爱。
而宗爱,却是一个十足的坏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杀害皇上。在古代这可是大逆不道的重罪,相比拓跋余和李常茹的偏执,他是丧心病狂。熟悉这部剧的人大多知道,这部剧中很多人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男主和女主,还有男二拓跋余,甚至拓跋余的历史原型与在电视剧中角色的名字一样。
宗爱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名字也一样。历史上的那个宗爱,比电视剧中的宗爱还要丧心病狂。他本是一个罪犯,被判宫刑,于是就成了一个太监。历史上还有一个大人物也被判了宫刑,那人大家也熟悉,就是太史公司马迁。同样受到宫刑,宗爱与太史公可比不了。太史公后来痛定思痛,把身心放在史记的编写上。
宗爱成为太监以后,靠着圆滑和巴结他人,宗爱在宫中混的还不错。但他知道,在宫中要想有地位,得看自己服侍谁。而宫中权势最大的当然是皇帝,当时的皇帝是拓跋焘。拓跋焘一生四处征战,而且大多取得胜利,北魏在他的活跃下,连灭三个国家,一统北方。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拓跋焘的脾气很不好,尤其是晚年的时候,还经常喝酒。拓跋焘换了很太监,都不能把他伺候好。后来有一次拓跋焘去外出游猎,宗爱也跟着去了。在拓跋焘游猎的时候,把一切安排妥当,做事十分周密。拓跋焘看他是个人才,于是就把他调到身边,专门伺候自己。
宗爱的地位因此提高,他的本性也开始显露。升官以后,勾结其他人干了不少贪污受贿的不法勾当。因此招惹到太子拓跋晃,他害怕被太子揭露出来,于是就在拓跋焘的面前构陷太子和属下有不法勾当。
于是太子就被拓跋焘逼死了,而宗爱又怕构陷太子的事败露,又把拓跋焘害死。杀了皇帝以后,宗爱彻底无法无天起来,后来有啥了一个大臣与皇子,只因他想立另一个与自己关系好的皇子拓跋余为皇帝。
没错,这个拓跋余就是电视剧中拓跋余的历史原型。电视剧中拓跋余是被李常茹误杀,而现实中,是被宗爱杀的。因为拓跋余当上皇帝以后,想要处理宗爱,被宗爱先下手为强了。至此,宗爱弑杀了两个皇帝,害死了太子和一个皇子。
但是宗爱作的恶还没结束,虽然后来他被拓跋濬处理了。但是北魏因为他的祸害,政事上有很多沉积的事务,拓跋濬登基以后,只得每天都把身心放在处理政事上。时间一长,拓跋濬就积劳成疾,最终在年仅二十六岁时去世。
所以,广泛一点说,宗爱在自己短短几十年的人生当中,祸害了北魏三任皇帝。后来如果不是拓跋濬的皇后冯太后很有政治能力,在拓跋濬死后把北魏治理的很好,北魏可能就要亡国了。
拓跋濬死后,朝中又有一个权臣作乱,这个权臣手握重兵,认为拓跋弘年幼想要改朝换代。辛亏他的对手是冯太后,冯太后联合朝中其他大臣,把他诛杀了,还指挥平定了叛乱。如果不是冯太后有才能,北魏很有可能就会被这个权臣改朝换代,历史也会就此改写。宗爱这个人,真的是祸害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