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

​两次笔试均第一未果,告诉你遴选到底有多难?

点击: 来源:快乐生活
摘要:两次笔试均第一未果,告诉你遴选到底有多难? 难,也不难,我参加过两次省直遴选,均是笔试碾压式第一,但是最后两次我都未能如愿上岸。我觉得,遴选考试,难的不是考试本身,

两次笔试均第一未果,告诉你遴选到底有多难?


难,也不难,我参加过两次省直遴选,均是笔试碾压式第一,但是最后两次我都未能如愿上岸。我觉得,遴选考试,难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背后的各种利益关系;你的运气成分,也会占很大关系。

先说笔试,我认为笔试难度一般。这几年的省直遴选考试一般都是以材料为主,有的是三段分开的材料,有的是只有一道题,材料很少,要你写出2000字以上的策论文。我感觉,这真的跟你平时工作积累有很大关系,文笔是一方面,但绝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文章的结构,逻辑,和对策才是关键。说到底,不管怎么出题,考察的仍然是你作为公务员的工作思维能力,而绝非写材料的能力。有的小伙伴在党委序列担任材料大牛,但在遴选考试写文章的时候却遇到瓶颈,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在工作思维上,党委序列和政府序列的工作开展有些不同,我个人认为,党委序列更偏重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政府序列由于平时业务开展,更侧重于提对策,而在政府序列中,经济部门掌握的理论知识可能会更宏观一点,尤其是发改部门。如果遴选考试材料偏重于考察写党建,党风廉政之类的文章,党委序列的大牛会比较有优势,但是这几年的遴选考试写的文章都比较实在,要求有切实的干货的策论文的话,我觉得,一直在党委序列工作的材料大牛可能不如政府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并不是说文笔不如人家,而是工作思维的方式,不得不说,我工作六年多来,不管是文件材料,平时开会,或者部门对接,都能明显感觉到党委和政府思维的不同。政府作为具体执行人,工作经验决定了他能从更多角度和深度提出对策形成文章。当然我这样说不代表都是这样,也有党委序列的大神可以hold住任何材料的,但是讲真不是很多。

当然以上内容的基础仍然是你平时的工作积累,平时收到其他部门文件的时候,除了掌握自己的工作任务外,多看看别人的材料结构、视觉角度、文章逻辑,试想一下如果由你来写这样的文件你会怎么写,有哪些差距,别人有哪些借鉴之处。自己平时在工作中,就可以把借鉴到的东西,或者自己思考的东西,尝试加以运用。这里的运用不单指写材料上,还有工作实际开展上,因为材料是写在纸上的,而遴选中要你写出来的东西是要有可操作性的,你在工作实际开展中尝试了,才会知道还有哪些风险可以规避,措施有没有什么漏洞,有没有思考不周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这样的工作思维,对于你以后无论是参加遴选考试,写材料,还是工作开展,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而且不管它遴选考试题型怎么变换,你都会手到擒来,因为你已经具备了这种工作思维。

遴选考试难的地方,就是不像公考那样,每个题型都有套路有模板,不是凭着你几天的备考,成绩就有明显提升,这是一个量的过程,需要你平时工作就要认真努力,多想多看多学多用。

所以如果你平时工作积累了很多,其实遴选也并不是那么难。

然后回到考试上来,岗位报考尤其注意,谨慎萝卜坑。我两次笔试第一却未能如愿,这里面原因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水也比较深,这个就真的,靠运气了。对于我来说,这才是真正让我觉得很难的地方,一个偏远基层的没有关系背景的小科员,想要考到省厅,除了苦行僧一样的工作积累,运气不好的话临了可能就不一定是工作能力的角力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可能公考会更单纯一点。

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分享遴选考试经验给万千考友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酬。公选王诚挚邀请参加遴选的考友们分享您宝贵的学习经验或工作、生活经历、感受,投稿邮箱:3025852974@qq.com(公选王方老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