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高徒”应为“明师出高徒”
“名师出高徒”应为“明师出高徒”
最近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推选教学名师,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自然经常被人提及。对于这句话,一般将其理解为“有名的老师或师傅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弟子水平高或技艺精湛”。但如果细究其详,实际情况也不尽然。名师着眼于“著名”“出名”,于是就出现了有的人为获得名师而欺世盗名,以至于徒有其名的现象。
其实,“名师”的“名”应该是明白的“明”。《孟子·尽心下》中的“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古圣先贤先自己弄明白了,然後才去教别人明白;而今人自己都不明白,却想让其他人明白”。可见,老师成为“明师”远比成为“名师”重要。民间向来也有“师傅不明弟子拙”的说法。这两句话一句来自古代的亚圣,一句来自民间的百姓,可谓殊途同归。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今天,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成为“四有好老师”,使自己成为理想信念坚定,“明大德、讲公德、严私德”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