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白英雄:庞孝泰将军
我的博白英雄:庞孝泰将军
生,忠烈一身;死,魂归故里去
在距离博白县城西南方向三四十公里的地方有座云飞嶂,此山高八百五十二米,在离峰顶两百多米处的山腰上,有一座坐东朝西的坟茔,这就是唐朝初的民族英雄庞孝泰之墓,墓的四周山势险峻,两侧山山脊犹如座椅扶手,又像两排警卫士兵手持利剑护卫着他们的大将军。
墓的前面,是几块天然的大石头,远看如凌空俯视着的雄鹰,对视万里苍穹,鹰击长空一般站在墓前,犹如一匹雄气昂扬的马首,看着让人眼前顿时出现驰娉沙场一去不回的壮烈,令人心魄撼动。
庞孝泰,生于隋末唐初,祖籍古河南堰师,因其先祖迁居白州柯木堡,成为了最早的客家人,庞孝泰勇气过人,自幼喜爱读兵书,每天闻鸡起舞的练功,使其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他还是唐武德甲申科举人,是唐贞观丁亥科进士。
在隋末天下大乱,盗贼汹涌而起成群结队,抢掠地方的百姓钱财,欺凌地方的百姓。胸怀大丈夫气概的庞孝泰义不容辞参军抗盗贼。
在平定岭南的战斗中,他冲锋陷阵,他英勇杀敌,立得屡屡战功,被封为左骁卫将军。
岭南平定后,庞孝泰又被任命为南州刺史,在他的担任下,百姓过得安居乐业,社会祥和气氛一片。
唐贞观年间,唐王朝在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之后,决定举兵伐辽。
公元662年,庞孝泰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与唐军名将苏定方、程名振等人一起统率岭南兵出征高句丽。
庞孝泰督军直逼蛇水,一路大获全胜。
庞孝泰又亲率精兵600多人乘胜追击,却不料遭遇高句丽将领盖苏文以优势兵力阻击。
在62岁的庞孝泰身先士卒面前,他毫不畏惧,冲在前方过关斩将,越战越勇。
但终因出征遥远,粮草接济困难,寡兵不敌他众,最后还是了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他的13个儿子续成了父亲的志向,前仆后续,英勇杀敌勇猛无比,最后也相续战死在沙场上,随其出征的岭南兵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余部属下按照庞孝泰将军的遗嘱“泰生于白州,死当归白州”,余部属下的将领将其头颅取下送回了白州埋葬。
朝廷为庞孝泰忠义所感动,念其勋劳,嘉其忠义,赐其武毅大夫,号谥忠慧,敕命国师寻穴埋葬于博白之西云飞嶂巨人迹,世代崇祀(si 四声),敕(chi 四声)封乡贤。
庞孝泰的魂归了故里,不仅是圆满了其落叶归根的愿望,还使其后人受到了忠孝仁义精神感召和振兴强国号召。
公元666年唐皇不知是否有意为之,特任命并州庞同善出任行军大总管,再次讨伐高句丽。
九月,庞同善拿下了高句丽,成功的为庞孝泰以及他的十三个孩儿报了深仇大恨。
庞家将 骁勇善战,全家英勇忠烈为世人赞叹,他和他的儿子门守护边疆,平定边疆战乱而被白州人誉为民族英雄,成为了历代演义的不朽典范,很多的文人墨客挥笔传颂着他们的精神。
庞孝泰一生勤勉建功忧国忧民,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崇文尚武,勤奋好学,精忠报国的良好风范。
他与儿子们英雄壮举的行为鼓舞着国人,也深刻影响着30多万世界各地庞氏后人的崇高敬重,教育后人以为榜样,让这庞家家风世代传承了下来。
庞孝泰陵墓虽受着岁月的侵蚀,变得有些残缺不齐,但在族人世世代代人全力呵护维修下,陵墓才得以完整延续至今,可见传承下来的精神影响力巨大。
近年,庞氏族人筹资在亚山镇同村庞羊腰岭建起了一座占地28亩地庞孝泰纪念馆,浇铸铜像,并将其生平事迹和家族谱系名人简略汇集成册,陈列在了纪念堂的大厅内,供后人品读。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八,庞氏族人纷纷前来聚集祭拜,追溯先人功德,以激励后人奋进。
庞孝泰陵墓已被列为了博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子孙后人前来仰慕家族英雄,他们不辞辛苦登上云飞嶂,为了就是能一睹家族荣耀。
回望历史,我们寻找到了一种有利于国家强盛、民族团结、家族振兴的知识力量。